访问第一机械网首页 资讯 | 专题 | 访谈 | 购机 | 导购 | 品牌 | 二手 | 展示 | 租赁 | 运输 | 配件 | 检索 | 维修 | 技术 | 代理商 | 市场
 
第一搜索:  
 
今日聚焦
专题报道
财经观察
锐 企 业
公  司
市场调查
国  际
营销谋略
营销智汇
价 值 链
商  界
前  智
管理之道
案  例
新 财 富
第一现场
施工天地
新品荟萃
休  闲

 

 

家族企业突破成长瓶颈的路径探析

2008/05/05 00:00来源:今日工程机械作者:今日工程机械

家族企业突破成长瓶颈的路径探析

■ 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曲飞宇

曲飞宇

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北京新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是中国本土最具规模和实力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成立于1992年,曾为国内外多家公司做过咨询,并获得了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正式咨询资格。曲飞宇,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业务专长:企业战略规划、集团管控、公司治理等;曾涉及领域:市场分析、企业战略管理等。长期关注汽车、制造以及快速消费品等行业。

案例

A集团公司是典型的家族企业,由董事长创立于1987年,以生产生发、养发、防脱发及护肤系列产品为主导。集团总部设在北京,在北京、郑州和温州分别设有家族全员持股的主营性子公司,其中董事长占绝对股份,剩余股份由5个子女平均持有。主营型子公司主要负责产品的生产和所辖区域的产品销售。在大连、上海、杭州、山东以及广东等地还分别设有由单个家庭子女独资所有的销售型公司,负责所在省份的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工作。其他省份则通过设置办事处进行产品销售,产权归集团所有。鉴于产品治疗效果较好,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A集团已经成为全国生发行业的领导品牌,目前正全力打造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中医药品牌,拟于2010年上市。

家族企业面临的发展瓶颈

总结A集团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3个特点:以董事长为核心的决策模式,以家族成员为中心的集团股权构成,以家族为中心的粗放式管理。但是,上述3个特点并不能与“国际中医药品牌”和“2010年上市”的战略目标相匹配,甚至凸显了目前A集团在公司治理与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3点。

第一,由于是家族企业,鉴于董事长的家长权威和绝对股权,在过去20年的发展过程中,A集团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董事长的个人决策和个人魅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实现家族企业从第一代领导人到第二代领导人的平稳过渡,保持企业的基业常青,是目前A集团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第二,集团的董事会由全体持股家族成员和部分创业元老组成,由于缺乏科学健全的决策机制,集团决策话语权均集中在家族成员手中:一方面,其他家族成员的决议经常面临董事长的“一票否决”;另一方面,董事会即家庭会议的混乱导致了家族成员之间议而不决、决策效率低下。

第三,家族管理风格比较浓厚,家族执行董事比例过高,所有家族成员集所有权、决策权和关键管理权于一身,使得集团管理层面临较为严重的多头领导。同时管理层多为跟随企业十几、二十年的老员工,虽然有很高的忠诚度,但部分岗位的领导者能力和岗位需求匹配度较低。集团的平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不高,距离上市公司管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造成 “瓶颈” 的深层原因

A集团这样的企业在中国并不少见,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都有着极为相似的遭遇。未来,A集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实现以领导团队为核心的集体智慧模式,并加强集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对于渡过成长阶段的家族企业而言,大部分都会面临发展的瓶颈。经仔细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家族企业成长的瓶颈主要可以归结于以下3个方面。

1. 控制权争夺中的战略迷失

早期家族企业的成功源于家族创业团队的稳定、家族企业带头人的领导魅力及领导人对市场机会的准确把握等诸多因素。其中,股权是家族企业创业发展的独特标志,在家族企业创业的早期,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使得家族企业随时面临着“夭折”的危险,而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式创业团队能够更强地抵御市场的风险。患难见真情,在这种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家族企业更坚信了创业者对家族成员的信任。创业成功后,家族成员分享创业成果就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最终造成了家族股份为主导的股权结构。

当企业的第一代创业者逐渐衰老时,第二代继承人问题便凸显出来。通常中国的传统观念里要“子承父业”,创业者会在第二代子女中进行挑选,这便会引发家族成员内部的“继承人”的争夺,如果能够从家族内部找到德才兼备的候选人则皆大欢喜。但很多家族企业都会面临无法找到合适继承人或者继承人之间兵戎相见的局面。从本质上讲,这是家族成员所有权与经营权合而为一的矛盾,也就是创业之初,所有者家族成员就是企业的实际经营者直接引发了这样的争夺。继承者之间的兵戎相见表面上是对经营权的争夺,而实际上领导团队对权力的争夺直接体现了家族企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不统一。这种争夺将会最终导致家族企业业务战略方向和目标的迷失。

2. 快速发展中企业与家族的博弈

在家族创业的早期,家族企业中,“家”是大于“企”的,也就是说企业的事情说到底都是家里的事情,这种家文化也保障了家族企业在早期创业的稳定性。家族企业在创业早期依靠家族成员、朋友为团队进行创业,血缘和亲情融合组成了强劲的联盟,具备了市场契约模式所不具备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成为家族企业早期市场竞争的独特优势。当家族企业逐步做大后,企业规模扩张带来的对管理和技术人才的需求,决定了以忠诚和信任为第一准则的家族创业成员面临着与企业快速发展的不匹配。

越来越多的家族外员工加入企业,就会出现企业利益与家族利益的冲突,而最终演化为家族利益、企业整体利益和员工利益的三方博弈。引进管理和技术方面的职业经理人成为支持家族企业继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家族企业首先面临着创业元老何去何从的问题,这些问题加上职业经理人对企业期望值较高,将会出现职业经理人与家族企业水土不服的症状。最终,多数职业经理人只得离开企业,家族式企业再度陷入人才、管理与快速发展的企业不相匹配的“僵局”。

3. 粗放的内部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的无序性是家族企业早期的重要特征。家族企业在早期的创业阶段往往以创业者为核心,其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创业者依靠个人的领导魅力维持着整个企业的管理,管理的层次和幅度较小,管理的核心是创业者对人的管理。这往往由于早期家族企业组织和人员相对扁平化,企业的领导者在很多具体工作上需要事无巨细,企业员工也更多以遵守领导者的号令为准,管理粗放型的特征较为明显。之后,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家族企业的管理幅度和层次逐步扩大,创业者管人和管事的粗放型管理方式与企业的发展出现了不适应。企业粗放型管理在组织的风险控制以及组织运行效率等方面会产生严重的滞后效应。

如何突破家族企业发展瓶颈

路径之一:寻找合适的继承人

家族成员对于控制权的争夺是典型的内耗,处理不好将会导致家族企业走向衰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从家族内部挑选合适的候选人,进行重点培养,但这种内部培养的方式时间长、成本高,容易引起家庭内部矛盾。二是外聘职业经理人,从企业管理的市场来看,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正在逐步地走向成熟;各行业中积累了具有集团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同时也面临着职业经理人与股东的委托代理、文化融合以及与董事会协调能力等问题。同时,要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保障高层决策的有效性也十分重要。

路径之二:找到家族与企业的平衡点

第一,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化家族企业的股权构成。私募融资在美国企业上市融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进行公募融资前,并非必须进行私募融资。同样,企业在进行私募融资后,也并非一定要进行公募融资。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私募融资或公募融资,或两者一并进行。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在保持现有股东股权优势地位的前提下,适度引入私募资金,优化股权构成,根据上市进展调整公司的发展战略不失为一种方法。

第二,制定合理的家族成员安置计划,解决历史问题。家族成员对于企业业绩发展的历史贡献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也要处理好企业未来发展和家族成员能力之间的矛盾。应当在对家族成员能力和意愿进行适当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家庭内成员的特点,找到其适合的位置。

路径之三:强化关键活动和经理人队伍

要实现家族企业的粗放型管理向制度化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转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优化行业和企业的关键业务活动。比如,对于传统制造行业而言,要依据企业确定的战略规划,重点对销售和市场推广工作活动进行系统优化。对经营管理团队采取一引、二退、三授权、四激励的措施,提升家族企业管理团队的竞争力。大力引进职业经理人,形成专业分工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董事会成员逐步退出经理层,实现决策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明晰经理层职责范围并充分授权,同步建立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最后,以绩效作为机制转变的动力,通过绩效考核和薪酬业绩的压力和动力,两方面形成对管理团队未来发展的驱动力。对于经理人队伍的引进,要充分考虑董事会的信任、创业元老的反对、经理人所提方案的可实施性以及其对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认同等因素。

本文所提到的一些问题,是普遍存在于家族式企业之中的,只是存在的程度和矛盾突出与否有所区别。如果家族企业能顺利突破这些“瓶颈”,就可能走上更加良性的发展轨道,可能真正发展成为一个规范的企业、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一个久盛不衰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