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第一机械网首页 资讯 | 专题 | 访谈 | 购机 | 导购 | 品牌 | 二手 | 展示 | 租赁 | 运输 | 配件 | 检索 | 维修 | 技术 | 代理商 | 市场
 
第一搜索:  
 
今日聚焦
专题报道
财经观察
锐 企 业
公  司
市场调查
国  际
营销谋略
营销智汇
价 值 链
商  界
前  智
管理之道
案  例
新 财 富
第一现场
施工天地
新品荟萃
休  闲

 

 

社会责任观下企业经营目标的构建

2007/01/05 00:00来源:今日工程机械作者:今日工程机械

谢获宝

谢获宝,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在站博士后,美国西佛罗里达大学访问教授。现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EMBA项目教授,华新水泥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目前主要研究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管理、预算和成本控制、财务报表分析和会计信息利用等问题,已在《会计研究》、《中国工商管理》和《武汉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近60篇,出版著作8部。

社会责任观下企业经营目标的构建

■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谢获宝 杨明泽

    企业进行经营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也就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心的基本问题。学术界对企业经营目标的看法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流派:一种是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主张股东独享企业的控制权和所有权,企业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的基本目标;另一种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逐渐形成和不断成熟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顾客、政府和社区、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企业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并认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国内外学者一直以来都对这两种理论争论不休,本文试图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探究两种理论下企业经营目标的构建与完善问题。

股东至上理论与企业经营目标分析

“股东利益至上”的思想可以溯源到经济学家鼻祖亚当·斯密,其在《国富论》中对企业的“经济人”假设和“看不见手”的市场功能描述,就蕴含着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在追求其“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这一思想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资本家投入资本进行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工人的生产活动就是为了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在新古典产权经济学中这一理论逐渐发展和成熟,按照新古典产权经济学的观点,企业经营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利润最大化,所以股东应该掌握企业的控制权,并成为企业剩余索取权的惟一索取者。Armen AlchianHarold Demsets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一文中,所提到的古典企业理论中,就将雇员与雇主进行区别,并指出投入品所有者享有剩余索取权。

现今“股东至上理论”已经成为主流学派理论,尤其以美国为代表的企业管理模式多是基于该理论下设置的。股东至上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企业是由股东投资设立的,所以股东应该独享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并承担企业的风险,也就是企业是股东的企业。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经营者要为股东的利益最大化服务。

在企业发展的早期,股东投入到企业的物质资本将转化为固定资产和原材料等,这些资产具有较强的专用性,所以也就具有较强的抵押性,因此股东也就实际地承担了企业的风险。此时的投资者通常都是经营者,而且员工通常都是同质的,没什么可抵押性,当企业倒闭时员工可以随时抽身,所以也就没有什么风险可承担。而且当时外部不确定的因素也不多,竞争也不激烈,刚兴起的企业还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并不明显,所以此时企业采用“股东利益至上”的思想来确定其经营目标,也就是经营是为了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这样有利于投资者的投入资本积累,也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发展速度。此时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很少被提及,也可以认为此时的企业将社会责任与商业责任等同,加之股东之外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弱势与其影响不显著等原因,股东利益至上的经营目标并没有带来太多的社会问题。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方式的复杂多样、融资途径的多元化以及知识稀缺性的显现,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企业组织结构的巨大变化,由最初的企业股东兼经营者的结构转向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也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样人力资本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加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强,企业内外的利益相关主体也变多、影响作用加强,因此企业经营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已不再受企业操纵。此时企业如果仍旧以股东利益至上为其经营的基本目标,而不主动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那么就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利益,阻碍企业的长期发展。

一方面,从企业内部来看,经营者和员工投入到企业的资产已经不再是同质和无抵押性的了,当他们将精力和劳动投入到企业中去,就会和企业融合为一体,如专业技能、团队精神、企业文化等等。“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特征是指工作中有些人才具有某种专门技术、工作技巧,或拥有某些特定信息(威廉姆逊,1987)”,这种具有专用性资产的人力资本一旦退出企业就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如果此时的企业经营目标不考虑员工的利益,除了上述专用性人力资本的退出以外,即使这种人力资本不退出企业,但企业和这些人力资本的自身利益不一致,员工为了实现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做出某种具有道德风险的行为,这种道德风险的行为很有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地损害到企业及其股东的利益。

另一方面,从企业外部来看,企业所处的环境已经复杂多变,而且市场日益竞争激烈,此时的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政府和社区、社会公众都已经不再将自己置身于企业之外,而是在不同方面影响或制约着企业的经营发展。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当企业在某种情况下不得不选择不择手段或者伤害他方利益的行为时,利益他方的影响力反过来就会给企业造成利益损害。例如,为了短期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提供给顾客低质量的产品,或者不考虑债权人的利益,为了减缓资金紧张问题而迟迟拖欠或者以不道德的方式逃避还款,这些行为都会给顾客和债权人带来利益损害。但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关键就是客户和债权人,而他们刚好是“用脚投票”,所以不诚信的行为就可能会导致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流失,这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将是无法简单地用数量来衡量的。又如,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经营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对社会公众的侵害行为,在立法完备、资讯发达、言论自由、重视人权的当今社会,政府和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相关法律、SA8000标准以及舆论传媒对企业的不道德行为进行回应。这样企业的经营活动便会受到约束,企业的声誉也将大打折扣,这些有形和无形的影响给企业带来的损害可能远远超过驱动企业不道德行为所获得的所谓的最大化利益。

尽管目前股东利益至上理论仍是一种主流的经济学理论,而且也是多数大公司制定经营目标的依据,但在经济逐步发展、社会日益进步、非股东的作用不断提高以及社会责任被广泛关注的今天,一味地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个经营目标已不合时宜,并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带来了负面的社会问题。因此,这种主流经济学理论正面临着社会现实的挑战。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影响

“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708年的《牛津辞典》里,作为一个词条用来表示人们在某一活动或某企业“下注”(have a stake),在活动进行或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抽头或赔本。作为一个经济和政治现象,“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的名词还是在1963年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的内部文稿中正式提出的,它是指那些没有其支持使得组织就无法生存的群体,包括股东、雇员、顾客、供货商、债权人和社会。但“利益相关者”作为一种理论的发展是在批判股东至上理论的过程中不断凸显的,1984年,弗里曼(Freeman)在他的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角度》中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那些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实现,或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他的这一开创性研究使得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

利益相关者理论至今在学术界仍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并和股东至上理论互相抗衡,在实践中,以德、日企业的管理模式为该理论的典型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反对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由股东独享,该理论主张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应该由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企业应该为利益相关者服务并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利益相关者是指所有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影响的人或团体。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与社会广泛结合的,所以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全面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使它们达到最大化的均衡,进而使整个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利益相关者理论体现了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共担风险的特点,较之股东至上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强调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从整个社会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衡量企业的经营,以社会总福利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而不仅仅是企业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在利益相关者思想下的企业经营模式可以给企业带来多方面的优势:首先,从企业的供应商和顾客角度来看,只有充分考虑二者利益的企业经营决策才能保持与加强企业和他们的关系,供应商和顾客应该说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没有供应商和顾客的企业就会像无源之水,最后因干枯而消失;其次,在企业内部,将员工在企业内的地位视为和股东同等重要,会使得他们对企业有归属感,这样形成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员工全身心地投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因此可以避免代理问题的产生;再次,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在企业进行决策和经营活动时充分考虑债权人的利益,有助于企业自身稳定发展,同时也可以和债权人保持良好的借贷关系,有了良好的信用评价,企业筹资才会更加方便;最后,企业如果能为保护环境、消除贫穷、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等问题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就可以免受政府部门、公益团体的指责和惩罚以及行为上的限制,这样就会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受干扰和限制,同时也可以提升企业的声誉,这种支出虽然意味着利润减少,但从长期来看这就是一种社会投入,因此会有十倍或数十倍的回报陆续而来。

虽然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优势恰恰可以解决股东利益最大化带来的问题,但该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经营目标是多重的,要求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这个多重目标使得决策者不可能做出理性的选择,因为在同一阶段内企业不可能在一个以上的方向实现最大化,利益要求的主体越多,企业的决策就可能越会迷失方向,变成企业不像企业的结局,最终导致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损,这就是Jensen提到的“多重目标就是没有目标”;其次,利益相关者的身份和数量难以确定,前文指出利益相关者是所有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影响的人或团体,从全社会的范围来看,利益相关者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分布各行业、各地域,而且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利益相关者可能随时发生变化,所以其身份和数量难以确定,这样也就导致企业没办法逐一考虑到其利益并使其最大化;再次,利益相关者的资产难以确定,利益相关者理论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要依据其投入到企业的资产而定,而现实很多利益相关者所投入的资产是很难量化计量的,例如政府对企业的政策和支持对企业的影响力就难以确定,这也就难以对这种影响做出合理的利益回报;最后,由于利益相关者的身份数量和资产难以确定,导致企业的治理结构难以确定,到底应该如何分享企业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到底应该由谁来分配并如何分配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企业的剩余风险,这些问题都是难以准确确定的。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一定层面上解决了单独追求股东利益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很好地承担了社会责任,但是它的局限性也使得企业经营目标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和衡量。

 

股东利益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最大的分歧就是对待社会责任的态度,两种理论多年来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争论的焦点,近些年我国学者为了折中两者的观点相继提出了“出资者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所有者共享理论”,虽然观点各有差异,但实质的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在企业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问题上既不丧失资本所有者的主体地位,同时又全面地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对于当今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而且能解释所有问题的企业本质理论来主导企业的经营目标,但我们可以综合各理论的优势和局限来对企业经营目标的确立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企业要坚持持续盈利的目标。一个企业之所以存活在社会之中,就是因为它可以盈利来维持企业的命脉,如果企业不能坚持盈利的话,也就不能给股东带来更多的利益,因此股东也不会继续进行投资和合理经营,那么企业早晚会走向破产,这样的企业希望承担的社会责任愿望都将无法实现。

其次,要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的所有者包括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非所有者的相关者包括供应商、债权人、顾客、环境、社会公众和政府等等。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就是在不伤害非所有者的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来实现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在实现所有者利益的同时也尽量给其他相关者带来利益的增加,让各利益主体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共赢,这样才能保证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

最后,企业要兼顾社会福利目标,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现如今的经济社会中,企业和社会已经融为了一体,企业在社会中发展,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企业的活动,一旦企业和社会脱节,社会福利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那么这个企业就会被视为不合时宜,很可能遭到社会的排斥。所以企业在实现自己盈利的目标的同时要兼顾到社会福利的增加,不能只顾自己忘记社会,企业可以通过对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累积来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

    企业应该确立一种思想:忽视了盈利目标,企业无法长期为社会做出贡献;忽视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和合理权益,忽视了社会福利,企业迟早会遭到报复而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