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第一机械网首页 资讯 | 专题 | 访谈 | 购机 | 导购 | 品牌 | 二手 | 展示 | 租赁 | 运输 | 配件 | 检索 | 维修 | 技术 | 代理商 | 市场
 
第一搜索:  
 
今日聚焦
专题报道
财经观察
锐 企 业
公  司
市场调查
国  际
营销谋略
营销智汇
价 值 链
商  界
前  智
管理之道
案  例
新 财 富
第一现场
施工天地
新品荟萃
休  闲

 

 

精益生产之惑

2008/07/05 00:00来源:今日工程机械作者:今日工程机械

精益生产之惑

■ 孟 

近年来,丰田生产方式大行其道,几乎主管生产和制造的经理们碰到一起,必谈精益生产,好像精益生产成了唯一能够解决中国粗放式生产与管理方式的灵丹妙药,也由此催生了一大批围绕着精益生产而展开的讨论和培训。

诚然,精益生产有着许多可取之处,如:

★ 以“持续改进”为支撑的核心理念;

★ 以“认真”二字为精髓的工作作风;

★ 以“务实”二字为引导的各种现场管理工具。

但是,时至今日观察精益生产在我国的实施情况,成功的案例却少有耳闻,倒是常常听到某企业实施的精益生产推行不下去,某企业推行精益生产只是“走过场”等案例。在我国,精益生产搞得好的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具有日资背景或韩资背景的几家屈指可数的合资企业,而大部分号称精益生产搞得成功的企业,更多的是生产现场的一些变革,而不是真正意义上整个企业运营系统精益管理的全面实施。这就有一个问题要考虑了:精益生产对国内企业是否适用?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精益生产产生的背景和主要思想。

精益是相对的

从哲学意义上讲,不精益是绝对的,而精益只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可以说,企业永远处于不精益之中。因此,如果一些企业在推进精益管理的时候,过度强调精益,势必使人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敷衍行事,往往只做表面功夫,导致精益生产的推动无法深入下去。

既然精益是相对的和暂时的,那么它也是局部的。生产线上某个局部过于的精益,一定是以其他某个局部的不精益为代价的,企业总体上的精益往往是以其相关联的供应商或客户的不精益为代价的。因此,很多工厂的“零库存”,往往就是把仓库建在工厂外的同义语,或者是把库存转嫁给供应商的同义词。

精益生产的核心是准时化生产,如果一个企业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自己干自己的,可以实现准时化生产。但一个企业偏偏又不得不依赖外部世界和周边环境而生存,不得不依赖供应商、物流系统和市场的需求。因此,一个企业可以遵守春花秋实的自然规律,但很难预测到印度洋海啸、南方冰冻灾害以及汶川地震给市场带来的波动,换句话说,老天爷是随时要“发脾气”的,是很难让你安下心来搞“精益”的。

由此看来,另一门基于运筹学的生产能力与服务能力规划的学说,“排队论”似乎是更会“顺着老天爷的脾气”。但在中国,精益生产的推广者们只提精益生产,却很少会提到运筹学和排队论。

精益生产是以强势品牌为支撑的

前面已经说过,一个企业总体上的精益必然是以与其相关联的供应商或客户的不精益为代价的。精益生产的核心是准时生产,而准时生产的前提是按订单生产和供应商的准时供货。这句话的另外一层含义,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客户和供应商都要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要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在产业链中具有如此地位和影响力的企业,大概也只有像丰田这样的强势品牌才能做到,而中国的大部分企业还不具有这种能力。

通常情况下,国内企业面临的是如下两种状况。第一,市场激烈竞争,争夺客户是第一要素。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必须屈服于客户的苛刻条件,不是企业想什么时候交货就什么时候交货,而是客户想什么时候要货企业就必须什么时候交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按订单组织生产。第二,不是所有的供应商都是按企业的意志办事的。如果一个强势品牌的配套件厂家,以为挖掘机配套的液压件企业为例,它们同时给多个企业和多个品牌配套,那么它一定会首先满足它的主要客户的要求,对于相对次要的客户,往往就会出现供货不及时的情况。而且给企业配套的供应商不止一家,一个产品可能也面临着诸多个配套商,所以如果有一个主要的供应商不能及时供货,企业的精益生产就很难实现。

精益生产并非“放之四海皆准”

精益生产是在丰田生产方式下总结出来的,而丰田汽车的生产方式则是大批量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目前,我们所能听到的关于精益生产应用比较成功的行业大多是汽车、电子等以大批量流水线生产方式为主的企业。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对于不是大批量流水线的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是否也都适用,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典型的以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式为主的行业,用精益生产的方式来管理是否合适,截止现在,我们还没找到相关的报道。

搞“精益生产”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叫做“局部的精益不是精益”。因此,实施精益生产就必须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上全面地展开。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毛主席《矛盾论》中的著名论述,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区分,解决问题我们往往要从主要矛盾入手,然后依次解决各个次要矛盾;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不是齐头并进一起解决主要矛盾和各个次要矛盾的过程。这种方法付出的成本是非常大的,也不能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对于实施精益生产,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企业资金比较紧张和员工的思想意识还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搞精益生产付出的代价是非常之高的。

以上说了这么多精益生产的“坏话”,各位可能就要问了:既然精益生产在工程机械行业行不通,那么有没有其他的管理理论或管理思想能改变我们目前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事实上,在欧美还有另外一种管理方法,叫做“制约法”或“TOC”法,其应用范围和适用程度,要比精益生产广泛得多,成功的案例也多得多。

TOC法的主要思想认为,在企业的运行中,制约因素是永远存在的,而起关键作用的永远是几个少数的因素。因此,为了让制约的瓶颈产生出最大的效率,就必须为它建立缓冲(而不是零库存),并建立起一套缓冲管理办法,将瓶颈的效率最大化。当然,不可否认,TOC法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使用的方法,也是精益生产中的各种现场管理工具。

好了,一个不是专门从事精益生产研究的人向精益生产开了一炮,无非是想告诉各位,世界上不是只有精益生产一种管理方式。当一种管理方式走不通时,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的管理思想或体系适合你的企业。